没有人知道,自从刘备被刘璋设计杀死后,曹操就成了刘璋心中最大的敌人,宦官之后,连宗姓都改的人,却扫荡了北方所有诸侯,鼎定了魏国基础,如果给曹操一段时间休养生息,日后必有一番龙争虎斗,到时刘璋自己也没有取胜的把握!可以说最想压制曹操,甚至一举击败曹操的人就是刘璋了……
但是想想董卓、吕布,刘璋不得不放弃了,如果他和曹操拼个两败俱伤,岂非为他人作了嫁衣裳?再说了,现在益州军几乎和周边所有诸侯都处于敌对之中,一旦战事失利,益州面临的绝对不只董卓和吕布的落井下石的局面,与其在此时兵行险招,不如卖曹操一个好,多个朋友多条路嘛,等完全解决了荆南诸事,而后出兵关中,扫除所有后患之后,再集中全力攻击曹操难道不是最好的选择?
即然宛城暂时不会有大的战斗,刘璋再留在这里便没有什么意义了,他遂生率军返回成都的打算。不过在离开宛县之前,还有许多事情要处理,比如南阳太守、荆州刺史的人选、南阳守军的构成等等。
和一众文武商议了许久,最后刘璋拟定免去黄忠英武军主将之职,改任黄忠为南阳太守,总管荆北战事,以法正为参军,协助黄忠,英武军主将由瘳化升任,命蒯越为南阳长史,负责南阳政务。南阳驻军以英武军为主,考虑到南阳庇邻中原,地势平坦,利与骑兵机动,故而华雄所部骑兵择选出三百精锐后,全部留在南阳,以这么点兵力显然是没有办法守住南阳的,刘璋又留下了一万益州步军,一万降军,李严、雷铜、龚都、裴元绍、管亥等将亦留驻南阳,听候黄忠调遣。
荆州刺史一职,刘璋考虑了许久,最后刘璋还是任命了蒯良,蒯氏兄弟乃荆州降臣,获此重用,众人颇感意外,不无担心两人的忠诚问题。可是刘璋考虑到荆州新附,人心未归,以本土人士出任要职有助于百姓认同,而且历史上蒯氏兄弟投靠刘表后也算尽心尽力,若非继位的刘琮实在是难成大业,蒯越也不一定会劝说其投降。现在刘璋的势力可说如日中天,放眼天下,有几个可以匹敌?有哪个去处会比刘璋这里成就更大的功业?既然如此,刘璋自然不会担心他们的忠诚问题。何况两人新降,便获如此信任,身居要职,必定对刘璋感恩戴德,所谓士为知己者死,两人焉能反叛,被世人唾骂?更重要的是蒯氏兄弟之才足以胜任此二职,而且蒯氏在荆州有着很大的威望,有他们在,想必荆州很快可以恢复稳定,成为刘璋又一个重要的兵源、粮饷基地。
华雄所部被挑选出的三百精骑则和高顺所部新陷阵营一同返回汉中,隶魏延。与他们同行的还有两万由益州军和荆州军组成的一支混编部队,另外,还有荆州一战缴获所得的一万零三百匹马,其中战马八千六百,驮马一千七百。而同行的三百精骑到达汉中后,就要开始在汉中挑选士兵组建并训练新的骑兵部队。新组建的骑兵部队主将人选,刘璋最希望的是白马银枪的常山赵子龙出任,可是张任的书信有了回音,赵云已经投到了公孙瓒麾下,刘璋知道忠肝义胆的赵云绝不可能背主而去,他考虑了许久许久(张绣也回信谢绝了刘璋的招缆,毕竟他的叔父如今在西凉军中混的风生水起),最后,得,调张辽前往汉中,全权负责新组建的骑兵部队,他所下的空缺由驻防江陵的益州名将吴懿调任。
而后,刘璋率三万七千人离开宛城。
不过,刘璋并没有直接返回成都,他准备先去襄阳,而后前往江夏祭拜一下历代先祖(当江夏被攻克后,刘璋才从别人耳中知道,原来他祖籍江夏,自刘馀以来历代先祖大多埋葬在此),最后才返回成都。
刘璋在襄阳接见了蒯良等荆州降臣后,没有多做停留,他与荀攸等人在亲卫营的保护下乘舟船于数日后进入了江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