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云书屋>军事历史>混在大明搞社团> 第五八八章 做了断的时候到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八八章 做了断的时候到了(2 / 2)

肯定是他们没本事,不能好好教育士兵,才让士兵纷纷倒戈。


肯定是的。


他的死远远不够赎罪。


目前在江浙士绅的评价中,他已经成了蠢货的代名词。


但这还算好的,还有就是那些迅速变成带路党的,比如说谢三宾这样的,基本上算是身败名裂了,总之这场战争算是对江浙士绅进行了一场彻底地检验。


而南孔也步了北孔后尘,在士绅间声名狼藉。


尤其是靖难军进入衢州,把之前那些原本被关在大成殿的士绅都放出来后,他们简直就是对孔贞运血泪控诉,把孔博士逼得再次闭门不出,话说这些年被骂的闭门不出,完全龟缩府中的衍圣公,终于可以叹一声吾道不孤了。


“对了,杨益问要他们出多少助饷?”


汪秘书说道。


“宁波和绍兴各一百五十万,给他们半个月时间,半个月后若没凑够银子,就按照田产数量从多往少数,先抓最多的然后抄一半家产补,能补够就不抄下一家,总之什么时候补够数量什么时候停止抄家。”


杨信说道。


这个模式应该就可以了。


不论工商业利润多少,目前来讲衡量士绅的财力,土地还是最重要的指标。


就给一个地方定出总的标准,然后让士绅自己凑,逾期凑不出来的,就按照田产数量从最多的开始抄家补缺口。


最多的不够抄第二多的,这样一直往下抄。


这就不用担心会祸及地方了,反正地少的根本不用担心,只有那些土地最多的大家族才真正害怕。以后所有那些主动投降的地区,都按照这个模式,反正各地士绅的财力,在杨家那些商号和钱庄那里,都有完整的统计资料,可能有些误差,但基本上真实。


宁绍两地各一百五十万,徽州两百万,衢州就算了,金华也得掏一百万两,这样光助饷就六百万了,再加上之前抄家的,杨都督的金山银山越堆越大。


倒是天启越来越穷。


皇帝陛下为了辽东军团南下,不得不大量消耗內库的存银,虽然还能撑得住,但终究已经开始入不敷出,全靠九千岁这些年存货多,不得不说这时候九千岁的价值真正展现,但即便如此天启也下旨停发了所有宗室俸禄。


毕竟他的税收也在大幅减少。


福建已经不交税了,浙江早就不再交给他了,倒是苏松还在交,但全都就地运往徐州,那里已经成为卢象升的大本营,已经南下各军目前全都靠苏松淮扬等地税款养着。


倒是杨信这里依然在交,不过他没让老百姓交,而是他自己把控制区原本应解京的税款直接运到京城,还是以粮食的形式,实际上就是把过去卖给京城的粮食,现在变成了白送的。反正这些粮食都是台湾,南洋,包括天津本地产的,他目前控制区原本承担的也没多少,整个南直隶才六百万石,苏松去一半,而且安庆淮扬这些地方也不在他手中。


实际他需要交给天启的也就是两百万石,加上杂税之类算三百万,话说大明的税真不高。


高的只是官员额外增加的。


而且这是总的,并不是说解京的是这些。


解京的一般就一半,不过杨都督慷慨大方,这点粮食他也不在乎,就给天启三百万石好了,不过北运的粮食不只是这些,但其他就是他卖给天启的了,实际上很多也是在本地收购,他这边粮食只准卖给他的粮站。就是粮食统购统销,各地城市粮商被他强制性纳入粮站系统,以此确保价格的稳定,反正这些粮商背后的士绅也基本上被抄家。这种统购统销制度已经在杨家庄户实行多年,积累了足够的经验,至于杨信控制区内部,今年他还不准备收田赋,打土豪和助饷就足够。


也算是一种收买人心了。


李自成的手段还是值得效仿。


明年再开始收,而且全都改成征粮,标准还按照过去的民兵就行。


不需要太低了,以这一带的农业水平,征收一个自耕农百分之二十的亩产足够让后者丰衣足食,以后随着工商业税收增加,可以逐步降低,但现在不行,而且他本来的承诺也就是这些,老百姓要求的也是这些,没必要再降低标准。


但粮食统购统销不能变。


余粮必须卖给他。


城市里面的粮食销售也必须由他控制。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应对灾荒,同时也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挤出余粮供应其他地方解决饥荒,只要粮食的购销权还在商人手中,他就别指望能有效解决饥荒。


“主公,都已备好。”


这时候李自成走进来行礼说道。


“走,该咱们了,做了断的时候到了!”


杨信站起身说道。


汪秘书深深地看了他一眼,然后很慷慨地赏赐他一个香吻……


“去吧,打胜了回来,我洗干净犒劳你!”


她说道。


请收藏:https://m.yunsh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