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在座的令飞扬和马英不解的看了看杨妙真元帅和李慕渊,似乎对他们俩的话觉得难以接受。
而此刻的完颜尘和尚,则是饶有兴致的看着大帐中这些元帅大将眉来眼去,似乎觉得这一幕很有意思。
完颜陈和尚还是很聪明的,在史天泽这件事上,杨妙真和李慕渊确实是跟令飞扬他们的感观有些不同。
其实这里边的原因也很简单,就是因为杨妙真和李慕渊都是统帅沈墨的亲传弟子。他们在承袭了统帅的思路之后,实际上在思想层面已经和这些古代人有所不同了。
这个时代的人往往都是爱憎分明,他们认为的好人和坏人,其实完全取决于对方跟自己是不是一个阵营的。
这就像当年杨妙真造反的时候,金国人觉得她是反贼,而南面的大宋则是觉得杨妙真忠肝义胆是个不错的人,这就完全是因为立场不同才得出的结论。
不信的话,你让杨妙真到大宋去造个反试试?保证她立刻就会成为大宋人心中的反贼,反而在金国那里又成了好人了!
所以这个史天泽原本不是什么金国大臣和将领,他跟随父亲投降蒙古的举动,也不过是见到蒙古人更强盛所作出的决定罢了。
其实古人对于国家的观念并不像现在那么强烈,对于那些大地主来说,谁当皇帝我都是一样交税。而对于那些儒生来讲,反正不管谁来坐江山也都要我去当官治国。
而当他们面临取舍和选择的时候,往往考虑更多的是自己的家族而非国家。所以史天泽做出投降蒙古的决定虽然不见得正确,但是在古代人来说却是最常见不过的事。
至于马英和令飞扬之所以看不惯史天泽,实际上是因为那家伙是自己的敌人,眼下两军之间正要交战的缘故。
所以这俩人是属于爱恨分明,谁跟我对着干我就讨厌谁的那类人,他们当然也没错。
……
等到这场军事会议开完后,杨妙真和史天泽这场河间府大战也即将拉开序幕,不过在这之前倒是发生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在河间府以南有个地方叫做献州,此地在现代叫做献县,它正好横在杨妙真的jūn_duì 与史天泽的河间府之间。
之所以它进入了杨妙真的视线,就是因为此地有一支不归史天泽管辖的武装。它是蒙古人的一个奥鲁,按照杨妙真军中的参谋预计,它早就该撤走了。
可是当他们进军到这里的时候,随即发现这个奥鲁居然还在!
这里边说一下奥鲁是什么,如果翻译成汉语的话名字叫做“老小营”,意思是里面上有老下有小,实际上就是蒙军的家属居住区。
换句话说,在这附近的蒙军如果有随军家属,就会放在一个营地里集中管理,这个地方就是奥鲁。
通州军参谋判断它会撤走是有依据的,就是因为蒙古人应该不会把自己的家属顶到前线上去。当蒙军一发现通州军进兵到了此地,肯定就会把老小营向后撤。
可所以当侦查兵发现那个老小营里还有蒙古人在行动,并且报告给杨妙真的时候,杨元帅也是非常诧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