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也不乏有设计出来非常优秀的战斗机器人系统或者产品,但这类产品和技术基本上都停滞在实验室中,无法应用于实战。
其最大的问题就是当时无法解决这些战斗机器人或者类似产品的能源供给问题。
除非按上核电池,但那样的话成本太高,而且还存在污染,非常危险,也不切实际,所以各国就停滞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
你们又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用什么来驱动这个近九米,重达十吨的庞然大物的。”
吴浩迎着众人期待的目光,继续详细阐述道:“关于‘勾陈级’智能作战机器人的能源解决方案,我们采用了双能源包设计,一大一小,均搭载了我们公司最新研发的超级固态电池技术。
这项技术是我们团队多年研究的结晶,它不仅能量密度极高,而且充电速度极快,能够在短时间内为机器人提供充足的电力。
更重要的是,这种电池还具有极高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即使在恶劣的战场环境下,也能保持稳定的性能。”
“为了确保机器人在战场上的持续作战能力,我们特别设计了热拔插功能。这意味着,在战斗中,如果机器人的电池电量耗尽,我们可以迅速更换电池包,而无需将整个机器人撤出战场。这种设计极大地提高了机器人的战场适应性和灵活性。
在续航能力方面,我们进行了大量的测试和优化。即使在满负荷作战的情况下,‘勾陈级’智能作战机器人也能持续作战超过十个小时。而且,它的外置电池包支持快速更换,这使得机器人能够在短时间内重新投入战斗。此外,我们还为机器人配备了能量回收系统,能够在行动中回收部分能量,进一步提升其续航能力。”
“甚至,为了应对极端情况,我们还为‘勾陈级’智能作战机器人配备了两个外挂补电设备。
一个是柔性太阳能电池板,它可以在紧急情况下为机器人提供额外的电力。
虽然发电量有限,但在关键时刻,它能够维持机器人的基本运转,如恢复通讯、恢复部分动力或武器装备等。另一个是小型柴油发电机,它的充电效率远高于柔性太阳能电池板。
在紧急情况下,我们可以使用它来为机器人充电,确保机器人能够继续执行任务。”
吴浩的解答让在场的所有人都陷入了沉思。他们从未想过,一个看似简单的能源问题,竟然蕴含着如此复杂而精妙的解决方案。
迟正阳听后,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你们的确考虑得十分周全。这样的能源策略既保证了机器人的持续作战能力,又增强了其在战场上的生存韧性。
我相信,在未来的战场上,这台‘勾陈级’智能作战机器人一定会成为我军的得力助手。”
赵志成也点了点头,表示赞同:“不错,这样的能源解决方案不仅解决了战斗机器人的续航问题,还提高了其在战场上的适应性和灵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