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时,国民军也已经发现了北洋军的曹锟部想要全面渡江撤退,于是在八号晚给警卫师下令暂缓撤退,命令起迅速的组织机动兵力牵制打击北岸冯国璋的部队,同时已经司令部给海军舰队下令,要求主力舰队在一天之内重新到达南京恢复炮火支援。海军方面为了抽调主力,连还在维修中的海容号都紧急`抽调了,其他的大小炮舰不管新旧大小,全部一股脑的派去了南京方面,试图阻击北洋军的渡江北返。
程璧光也是得到了严令阻挡北洋军的渡江,所以冒着北洋军的陆地重炮团的火力再一次往上游驶去,并且对正在渡江的北洋军曹锟部进行了炮击,不过由于北洋军的重炮团火力太猛,程璧光不敢停留,当一艘炮艇又挨了一枚六寸榴弹后,程璧光不得不再一次下令撤退,所以并没有有效的阻击了曹锟部队的渡江。
十号凌晨,国民军第二师突破第八师最后一道防线,击溃了第八师最后的两千主力部队,打死打伤北洋军五六百余人,余者不是四散逃跑就是投降,第十六旅旅长蒋雁行少将以及大批军官被俘,而蒋雁行也成为了辛亥以来北洋军体系当中第一个被俘虏的将军。这个蒋雁行在辛亥前是陆军第十三混成协的协统,辛亥后也随大流组织了个军政府自认江北都督,但是和革命党人关系不好,捕杀了不少革命党人后期和南京临时政府决裂就投向了袁世凯,后来袁世凯撤销江北都督并派遣张勋率部进驻清江浦,以张勋的江防军为主体组建第八师,同时原有的江北陆军也就随之加入到第八师当中,蒋雁行也就成为了新成立的陆军第十六旅少将旅长。
北洋军自从辛亥后,历尽数场战事中包括湖北战事,山西战事,南京战事基本都是获胜,所损失的军官大多都是一些尉官,甚至校官都没几个,然而苏南战事打了一个月多月后,北洋军原先南下的三个师里头差不多四万人现在只剩下了两万多的残兵,损兵之余肯定也是折将的,尉官之类的低级军官就不说了,那是说也说不过来,就连校官损失的也不少。如果说校官还算是中级军官,被俘阵亡之类的不奇怪的话,那么少将被符就是一件大事了。
原本南下的北洋军三个师当中,除开陆军部和袁世凯派下来的那些观察将领外,第二军的固定编制中一共也没几个高级将官啊,就连冯国璋在内也不过十来个而已。北洋军前段时间的授衔中,给下属部队的授衔还是控制的很严,没有出现一大群将军的情况,而且目前的北洋军体制中是没有副军长、副师长这样的副职,就导致了作战部队中将官更少。分别是各旅少将旅长、三个中将师长、第二军的少将参谋长、之后就只有冯国璋这个上将军长了,这加起来才也才十一个人而已。
而相对于的国民军的作战部队中将官其实也不多,一个师当中,师长是中将或者少将,而副师长是少将,也就两个将官而已,其余的师参谋长是上校,没有旅这一级别,接下来的团长不是上校就是中校。
不过不管是国民军还是北洋军,都是作战部队将官少,但是陆军部或者司令部这些总指挥部机构里却是有着大批的将官,有些是单纯是闲职用来安置人的,而有些则是需要这么高的军衔来办事,另外就是升迁的需求等等,比如国民军的司令部当中,不算海军处的话,只算三部总长和次长,然后各司司长就有差不多二十个将官了,这些还是有着实权职位,然后还有一批顾问之类的闲职,比如孙道仁任职参谋部高等顾问也是配的的中将军衔。袁世凯帐下也有一大堆的将官顾问参谋之类的。
然而不管怎么算,前线部队里头要俘虏或者打死一个地方将官都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就算一个最次的少将在北洋就是混成旅的旅长,然后在国民军那也是副师长,平时也是前出带领加强团或者混成旅规模的部队作战,这样的角色想要受伤或者俘虏那是很困难的,因为哪怕就算败了人家跑的也比普通小兵快的。
出现阵亡和被俘就只能出现在被包围而无法突围的情况下,很不幸,蒋雁行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被包围俘虏的。
蒋雁行被俘,这事情如果放在平时肯定是一件轰动的大事,但是在十二月十号这一天的南京南城来说,这事和其他发生的大事比起来就显得那么微不足道了。
十二月十号夜,已经朝着江边沿岸发动猛烈攻势数天的国民军终于见了长江的江面,次日,曹锟亲自接应断后的唐天喜部渡江成功,事后曹锟和冯国璋联名向袁世凯报捷:幸不辱命,第二军上下奋斗已成功渡江反攻南京北岸。
十一号,国民军南岸的主力部队占领南京南城全部地区,同日泰山镇的警卫师经过事先准备后,顺利撤离泰山镇前线,随后朝着**方向转进。
当天,国民军福州舰队下属的海军大量主力舰艇抵达南京江面,对北岸的北洋军进行了大规模的炮击,并和北岸的北洋军重炮团进行激烈炮战。
十二号,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让英国驻上海领事法磊爵士去见陈敬云,询问国民军停战议和相关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