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云书屋>军事历史>贞观俗人> 第951章 一片苦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51章 一片苦心(2 / 2)

王珪为长安吏部尚书,李道宗为长安兵部尚书、许敬宗为长安户部尚书、段纶为长安工部尚书、窦诞为长安礼部尚书,李百药为长安刑部尚书。


长安行台一些关键的职位,李世民亲自点选。


刘弘基、李孝恭、武士彟这样的武德元老,也被李世民授以长安行台十二卫大将军等职。


至于长安行台九卿,更基本上都是太子承乾的那些姑父们担任。


反正长安行台小朝廷的这些官员,要么就是如宇文士及杨恭仁这些德高望重的元老,或是如王珪这样被贬的宰相。


要么就是非亲即贵了。


不过这些人虽然大多已经被排除出大唐权力中枢了,但论能力也还都挺强,而且各自的人脉、威望,影响力也都还是很强的。


因此这个长安行台小朝廷,其实就是一个非常豪华的班子,相当于是给承乾的东宫班子给大升级了。


皇帝给承乾练手的地盘也更大了,不再局限于京兆,而是整个关中地区,虽然长安行台这边也还是得受洛阳朝廷管辖,但毕竟属于比州道更高级了,权力还是很大的。


李世民为了叛逆的儿子,也是操碎了心了。


刚授为尚书右仆射的高士廉改任太子詹事、长安行台尚书令,这右仆射又空出来了。


李世民笑着问秦琅。


“陛下自有决断,何须问臣。”秦琅自己检校中书令都不干了,哪里还管的着尚书右仆射。


况且李世民是出了名的喜欢折腾宰相们,微操小能手。


群相制度在他手里发扬光大,而且以他官兼职宰相更是成为制度,搞来搞去,这一切其实还不是为了削弱相权,强化皇帝对中枢的控制权嘛。


所以宰相人选,其实大臣们都心知肚明,懒得插手,反正皇帝总有自己的想法的。


果然,李世民也没客气,真的只是问问而已。


“便让杨师道转中书令,魏征仍为侍中,长孙无忌为尚书右仆射。其实马周能力挺不错,只是终究资历不足,岑文本文笔不错,还是留在翰林院更合适。”


李世民似是自言自语,秦琅却不接话,他跟中书侍郎马周的关系极好,另外黄门侍郎崔干以前叫崔民干,是秦琼妻兄崔敦礼的族叔,可秦琅并没有要举荐二人做中书令的意思。


因为他知道,李世民不会同意,所以懒得再去犯用人唯亲这样的嫌疑。


皇帝面带着微笑,似乎乐在其中。


上午房玄龄才恢复尚书左仆射,又刚加太子詹事,结果中午便又改了。


“朕念你写!”


李世民背负双手,十分自得。


秦琅提笔。


房玄龄为左仆射,长孙无忌为右仆射,杨师道为中书令,魏征为侍中。


中书侍郎马周、令狐德棻,黄门侍郎崔干、刘洎。


崔敦礼拜吏部尚书,李大亮升兵部尚书,唐俭为户部尚书。


刚被加为检校中书令的秦琅,保留检校中书令衔,总督岭南巡抚三广经略九府宣抚南蛮。


走出太极宫时,秦琅身上的头衔又长了一些。


他现在是大唐开府仪同三司、司空、太子太师、检校中书令、使持节都督广州诸军事、广州刺史、世封使持节都督武安州诸军事、武安州刺史、兼使持节都督镇南诸军事、交州刺史,承制拜封、宣抚经略岭南九府、驸马都尉、上柱国、卫国公。


对于这串长长的头衔,秦琅已经没什么感觉了。


长安,就留给他们折腾去吧,自己还是先回岭南继续收拾南蛮,顺便搞搞自家的产业,等什么时候承乾碰的头破血流,知道痛了,他再回来。


刚才李世民说要把李象过继到苏氏名下,让苏氏抚养,做他的嫡长孙。这事根本没跟承乾商量过,估计回头又将是一地鸡毛。


管他呢,谁家不是如此呢,他回长安这么久了,自家的那几个小崽子都还跟他生着呢,小时不认生,长大点却认生了。


秦琅打算回去跟玉箫她们好好谈谈,这次南下,干脆就把她们和儿女们全都带着南下好了,跟自己呆在广州也好,直接送到封地武安州也行。


回到家,把女人们叫来,事情一说。


出乎意料,除了鱼玄机有一点点犹豫外,其它一群女人倒是十分高兴的应下,都说愿意随三郎去广州。


“到了广州,孩子们也有机会多亲近三郎,就不会再这么生份了。”


秦琅望向鱼玄机,“你呢?”


“既然姐妹们都去,我自然也随大家同三郎南下。”鱼玄机肯定道,“只是三郎不是刚拜检校中书令吗,刚才还听说圣人下旨迁都洛阳,我们还在商量着收拾行李,准备去洛阳呢,怎么又南下了?”


秦琅笑笑,“圣人就是天,这天象说变就变也是很寻常的,既然都打算随我南下,那就都开始收拾吧,三天后我们就动身。”


请收藏:https://m.yunsh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