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云书屋>军事历史>贞观俗人> 第234章 点盐成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4章 点盐成金(2 / 2)

新的地税,没有了不课户不课丁,直接按田亩数为根本,这可以说是隋朝以来对租庸调税制不断打补丁的最终结果,本来也是有义仓、社仓粮的基础的,也正是有这样的基础在,秦琅的方案才可能通过。


议事半天,大家也都口干舌燥了。


听着报时博士击鼓抱时,时已正午。


于是皇帝暂停会议,请大家至廊下用餐。


廊庑厢房里,一人一几。


菜也挺丰富的,有东坡肉、烧公鸡,油炸蝗虫,焖羊肉,再加上一个萝卜鸭子汤。


四菜一汤,菜谱都是由秦琅早先提供给御膳房的,甚至今天大家吃的鸡和鸭,其实都是由秦家的庄园提供的。


因为是工作餐,没有酒,倒是有茶和果盘。


这是给宰相们的标准工作餐,虽然对这些紫袍玉带的大臣来说,这些算不得什么好东西,可这平时是没机会享受到的,能吃一顿廊下餐,也能自豪许久了。


秦家的东坡肉,让众人赞叹不已,甚至有人居然没吃出来这是猪肉。


他们的反应,证明了其实烹饪手法很重要,猪肉平时这此人是不会轻易尝试的,可今天一个个吃的很高兴,满嘴流油。


就连那面粉裹炸的蝗虫,宰相尚书们也是一口一个的嚼的嘎吱嘎吱的。


李世民也很喜欢东坡肉,可惜秦琅对长孙皇后交待过,皇帝最多三五天吃一次,不能常吃,因为东坡肉太肥,常吃对身体不好。皇帝如今毕竟不比从前了,现在整日在宫中处理事务,运动消耗不比从前,所以不能饮食过于油腻、


长孙皇后对于皇帝的饮食很上心,经常要检查皇帝的食谱,严格限制了皇帝吃东坡肉的数量,一旬只能吃一次,一次也只能吃半份。


今天留大臣们吃堂食,李世民便也特意吩咐给自己来了一全份东坡肉。


“全面普查势在必行,但只怕没有一年半载也完不成啊。”


皇帝吞下一大块东坡肉,提着筷子对秦琅道。


秦琅在喝茶,他知道皇帝在担心什么,虽然现在弄来了点钱,可光是养那几万禁军常备军,就是一笔巨大的开销,一年没个几百万贯是不够的。


更别说,渭水便桥之耻,李世民一刻也没忘记。


而梁师都一日未灭,李世民也一日难安。


这些都需要钱。


李世民没有太多时间等待。


他要现钱,要更多的现钱。


秦琅拿起食案上的一个琉璃小瓶,这是用来装青盐的。青盐是眼下比较受贵族们喜爱的盐,是盐中上品。


其主要产自关中西北的盐州,由乌池白池等几大盐池所产,是池盐的一种。因其盐大而青,故名为青盐,这些盐色香味俱佳,远超河东解池的解盐,也比沿海一带产的海盐质量要好,故此成为当下皇家和贵族们享受的上盐。


而从另一角度来说,盐州不仅有青盐,还有白盐,赤盐、黑盐等,这是因为所含的各种微量元素的不同,其中青盐中所含的微量元素很多,于医疗角度来说对人体极有助益。


这样的盐一斤超过百文,堪称贵重之极。


要知道,同样产自盐州其它盐池的盐,质量已经远比河东盐要好的多,可一斤也顶多十五钱。


河东的解盐,一斤甚至只要十文多点,河北沧州以及淮南的盐场所产海盐,甚至一斤在十文以下。


大唐的许多制度都没沿袭隋朝,而隋朝是不禁盐矿,就是各地的盐场,任私人开采,不征税赋,也不搞什么专卖。


故此盐商们大赚其利的同时,百姓也享受到了低盐价的好处。


虽说盐再便宜也比米贵,可米消耗大,盐的消耗毕竟少。正常年景,往往是斗米斤盐,盐价约为米价十倍。


“陛下,只要朝廷将盐控制起来,朝廷财政可立时缓解,三五年内,每年能为朝廷增税一二百万贯,十年之后,每年能为朝廷带来千万贯的收益。”


听到这话,不仅皇帝放下了筷子,就是其它大臣们也全都放下了筷子。


请收藏:https://m.yunsh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