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云书屋>军事历史>贞观俗人> 第695章 京中叛乱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95章 京中叛乱(2 / 2)

“陛下,张蕴古改判案件后,违背朝廷制度,私下跑到监狱,向李好德透露结果,又跟他喝酒下棋,臣试问,如果是个疯子,又如何还会下棋?下棋可是最要心思的!”


李世民一听到这,也不由的火了。


“圣人,那张蕴古本是逆贼庐江王李瑗的记室参军事,他有一女曾为李瑗妾侍,随李瑗死在幽州,张蕴古定是从此心怀怨恨,一直潜伏待反。于是与李好德勾结,意图谋反。”


李世民皱眉。


李好德一个州刺史,谋反也没多大机会。


“圣人,杨师道因被圣人贬黜罢相,心情怨恨,与其兄杨恭仁意图谋反,复辟杨家。”


权万纪把隋朝时杨玄感叛乱的事情拿来举例,杨玄感是楚国公、尚书令杨素的儿子,继承父亲爵位,年纪轻轻就当了礼部尚书,世受国恩,可却因为怀疑父亲是被杨广毒杀,于是就密谋造反。


趁着杨广东征高句丽之际,他主动请求在后方筹备粮草,借机在黎阳起兵叛乱,当时许多人响应,一路打到洛阳,差点破城。


“圣人,杨师道、杨恭仁兄弟皆曾官拜宰相,其余兄弟也俱任要职,或在地方为刺史,或在军中为将军,另杨家许多族人也在朝为官,若是杨氏逆反,后果不堪设想!”


“臣披星戴月赶来,就是怕圣上被人蒙蔽!”


“嗯?”


权万纪趁机向皇帝告状,说大理寺卿孙伏伽也有可能已经被杨氏拉拢过去,所以大理寺上下都得孙伏伽的示意,对李好德案的黑白颠倒无视。


又说御史大夫马周,也跟孙伏伽有勾连,说他们曾在监国会议前私下暗语,侍中魏征还因此警告二人。


事情说到这,这已经不是李好德是不是精神病,张蕴古有没有循私这么简单了,而是涉及到弘农杨氏家族谋反。


弘农杨氏号称是关陇六大士族之一,其实力甚至在京兆韦杜,河东裴柳薛之前,杨师道所在的观王房,更是隋亡以来,弘农杨氏的主枝了。


杨氏如今遍布朝野,他们要反,还真可能要出大问题。


李世民当皇帝以来,已经经历过数次谋反叛乱了,从李瑗、王君廓,到罗艺,再到宗室的李孝常,李幼良,还有许多大将跟着参与。


面对着危及到自己皇位的谋反案,李世民高度警惕。


连宗室的李瑗、李孝常、李幼良都要谋他的反,杨家谋反也不是没可能。


“张蕴古!”


李世民咬牙,他很清楚的记着这人,当初李瑗叛乱被平定后,许多幽州官员被免职或贬职,原是李瑗记室的张蕴古给他上了一道谏书《大宝箴》。


他在谏书中采用曹魏李康的名句,故以一人治天下,而不以天下奉一人,还有许多警句,如大明无偏照,至公无私亲。乐可不极,极乐成哀。欲不可纵,纵欲成灾。


勿内荒于色,勿内荒于禽。勿贵难得之货,勿听亡国之音······


这些话对于当时刚刚继位,且还没怎么得到人心的李世民来说,很难得,于是张蕴古跟魏征、王珪等人一样,得到特旨升官。


张蕴古被调入中书省,升六品官,此后又再调为大理寺丞。


可以说,李世民还是很看重张蕴古的,将他视为如孙伏伽、戴胄、魏征等一样的忠直之臣。


可谁知,现在却卷入谋反案中。


权万纪也向来因敢直言进谏,不惧亲贵敢弹而得名,很得李世民信任。


“来人!”


殿内省少监王闿进来。


“你携朕旨意,带三百羽林回京,将大理寺丞张蕴古抓捕,于长安街上斩首示众!”


“大理寺参与审理李好德一案的官吏,全都停职关押审讯。”


“罢大理寺卿孙伏伽参预政事衔,暂调刑部司郎中。罢杨师道工部尚书,改为太常寺少卿······”


“许河南尹杨恭仁致仕,加拜特进,回长安休养!”


“御史大夫马周,迁中书侍郎,免参预政事衔。”


“相州刺史李厚德夺职,着有司押解入京!


·······


皇帝雷霆之怒,颁下一连串旨意,对于张蕴古更是直接下达了格杀令,大理寺卿孙伏伽和御史大夫马周,这两位更是直接被免去了宰相之职。


“权万纪暂知御史台事务。”


望着权万纪,李世民给了他奖赏。


权万纪激动的面色通红,连声拜谢。


等权万纪和王闿退出后,李世民又马上召来内侍,连写数道秘旨,让羽林郎立即回长安交予京中留守的几位禁军大将们。


请收藏:https://m.yunsh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