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于鲲鹏上次和汤巧珍闹得不欢而散,但是双方的来往并没有因此减少。这年月知识分子之间意见分歧乃至争吵都是常有的事,大多数人都不会往心里去。随后房东来找于鲲鹏要租金时又是汤巧珍出钱解围,显然她已九六经先把这点矛盾放下,作为男人就更得大度,那点不愉快就此揭过。
于鲲鹏依旧三天两头跑过来做客,只不过对汤巧珍的称呼从汤小姐变成了宁太太,再就是来了之后和报社里其他女孩子聊天时候更多,不像过去那样一来就往汤巧珍办公室跑。新女性这帮女报人个顶个都是人精,尤其在男女感情方面格外敏感,从这些细微处就判断出来于鲲鹏对于自家总编的心思终于放下,要对其他人下手。
整个新女性报社里,除了汤巧珍基本都是未婚女性。这些女孩能够读书认字,家境起码还过得去。现在又有一份不错的薪水,自己足以养活自己,即便是家长也没法强迫她们结婚,个个乐得逍遥自在享受单身生活。
在这个时代,女学生本就是一帮人追求的目标,何况新女性的工作人员相貌都是中等以上,身边从不缺乏追求者。内中很有些小老板、大户人家子弟,甚至还包括外国人。
这些姑娘有充足的物质条件支持她们按着自己的心思做选择,又有汤巧珍这么个靠山,没人能强迫她们,因此挑选男朋友也就格外挑剔。有宁立言那个标杆在,寻常男人没法入她们的眼,大多数人对于鲲鹏的好感仅限于同行而不是男友。
更别说他是先追求汤巧珍不成转而追求其他人,这些女孩心里颇有些鄙视。对于他的示好基本都没有作出回应,但也有个别的姑娘似乎是被于鲲鹏的才华以及性情所吸引,逐渐向他靠近。
冯真真就是这么个姑娘。
她家里是做丝绸生意的,原本家境尚可也能供其读书,可是随着日本人造丝在华大量倾销丝绸生意亏本严重,家境便日渐窘迫。书固然读不下去,就连婚姻都成了改变家里处境的工具,如果不是汤巧珍把她招进报社恐怕就得被嫁给个陌生人给家里换钱或是靠山。
她性格内向,不怎么爱说话,和人说话就脸红,思想又很是单纯,在报社里经常被同事捉弄。这种性情当然不适合做记者,只好当个校对做内勤。
不知于鲲鹏身上什么气质吸引了她,每当于鲲鹏出现在报馆,她都会放下手上的工作朝于鲲鹏那里看。虽然不敢上去搭讪,可是眼神往往是跟着于鲲鹏转,直到他离开之后才继续干活。
等到于鲲鹏主动与她搭话的时候她也不像其他同事那样与其说笑,要么低头微笑粉面羞红,再不就是低着头玩辫子一语不发。时间一长,报馆同事便看出这个公认的老实人加锯嘴葫芦对于鲲鹏的那点意思。
有人劝过她现实一点,冯家家道中落于鲲鹏更是个穷鬼,两人结婚可怎么过日子?更有人背后把于鲲鹏骂的狗血淋头,说他是个没钱的感情骗子,对冯真真不是真心的,让她长点脑子离这个男人越远越好。
可是老实人一旦认了死理,就是九头牛也拉不回来。这帮人越劝冯真真和于鲲鹏走得越近,尤其最近几天简直如同老房子着火烧得格外快,居然在休息日偷偷和于鲲鹏跑到电影院看电影。
银幕上播放的正是喜剧大王卓别林主演的《摩登时代》。眼下有声电影已经开始流行,但是卓别林依旧坚持拍摄默片。这部《摩登时代》全程没有对白,就连说明性质的字幕都没有,全靠演员肢体动作以及眼神表情演绎剧情,让观众自行理解。
和有声电影相比,默片劣势非常明显。可卓别林终究是当代宗师演技非常人能比,全靠表演就让观众笑得前仰后合。即便是内向的冯真真这时候也顾不上风度,摘下眼镜哈哈大笑,眼泪都笑了出来。
坐在她身边的于鲲鹏表现非常绅士,没有趁剧场漆黑一片的机会拉姑娘的手或是做出其他亲昵动作,只是把手帕递了过去:“擦擦眼泪吧。小心点眼镜别摔坏了。”
“谢……谢谢……”或许是剧场里的黑暗给了冯真真勇气,她终于有了和于鲲鹏说话的胆量。一边擦着脸一边问道:“你不喜欢这部电影?怎么从刚开演就没看到你笑。”
“电影很好,卓别林的演技也无可挑剔,只是电影的内容让我有点笑不出来。大家只看到电影里那些夸张的表演和充满喜剧色彩的情节,忽略了剧中人的苦难生活。当然,喜剧从某种意义上确实需要建立在某些人的痛苦之上,但这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对那些痛苦视而不见。看看电影里那些工人,他们日复一日拼命工作,就连吃饭的时间都被压榨,好好的人成了疯子。即便是这样,最后还是难免失业。要么沦落为乞丐要么变成罪犯。这些如果是虚构的情节,我还可以一笑了之,问题是这些都是真实发生的。欧洲的经济危机依旧没过去,现在类似的事情还在发生,想想现实生活中这些可怜工人的处境,我怎么笑得出来?”
冯真真呆呆地看着于鲲鹏,过了好一阵才低声说道:“我……我以为看电影就是为了放松的,没想过那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