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个时候郭图和淳于琼却插了一脚,他们说:“汉朝王室衰败,为时很久了。现在想振兴王室,不也太难了吗?再说,英雄同时兴起,各自占领州郡,联合聚集徒众,动辄有上万人,这这时就是所谓‘秦失其鹿,先得者王’的时候。现在接来天子,动不动就要上书奏闻皇上,服从命令就失去权力,不服从就有抗拒诏命的罪名,这不是一种好办法。”
沮授没有放弃,仍然苦口婆心的劝道:“现在接来天子,在道义上是合理的,在时机上是合宜的。如果不早决定先下手,必定有其他人先去迎接。权变不可失去时机,希望您考虑。取胜在于不失时机,成功不可嫌其快速,希望将军您能多考虑一下,早早有所图谋。”
另据《三国志》记载,历史上在献帝和百官逃出长安在安邑住下后,袁绍曾经派部下颍川人郭图前去朝拜。是郭图回来后劝说袁绍把献帝迎到邺城,而不是阻止沮授,力劝袁绍拒绝迎接天子。
但历史上沮授和郭图关系一向不好,郭图更是次次都和沮授对着干,而且沮授很早就在“冀州对”中把迎天子作为了一个核心目标,所以《三国志》中的相关记载真实性不是很高。
当然也不排除郭图看到沮授想迎天子后,出尔反尔的可能。
而袁绍最终没有采取迎天子的建议,坐视天子回到了洛阳,最终被曹操夺走。
袁绍最终没选择趁机控制天子,和献帝的背景是有着很大关系的,历史上袁绍作为何进的主要谋士,一直和宦官、董氏对抗,而汉献帝刘协就是原来的陈留王,他被外戚董氏和宦官们认为是下一任的皇帝,和何氏与士大夫所维护的皇长子刘辩是直接的竞争关系,所以袁绍作为何进一派本来就对于刘协是没有多少好感。
而刘协还是董卓强行拥立的,袁绍对此也是完全反对,甚至挂印而走,从后来的另立事情中也可以看得出袁绍对于刘协的态度。
当然郭图、淳于琼所说的也是一方面原因,但沮授说的可是挟天子,难道袁绍连一个无兵无权的傀儡都控制不了吗?
而后来曹操借助天子之名压制袁绍,并且成功的收复了河南一带的土地,甚至就连关中诸州、郡也都表示臣服,袁绍这才醒悟借重天子的重要性,为当初自己的犹豫后悔不已。
袁绍虽然最终采取了补救措施,写信希望曹操能再次迁都到鄄城,鄄城作为曹操原来在兖州的大本营,离袁绍的冀州非常近,如果袁绍需要就可以随时夺回献帝,就算不夺回,朝廷也会因此对于袁绍颇为忌惮,从而不会再对袁绍不利。
但曹操又不傻,果断的拒绝了袁绍的提议。
曾经措手可得的天子已经不在,但袁绍并不是没有机会了,曹操虽然因为得到天子而势力大增,但由于前期的战争和灾害,曹操麾下的领土都受到了很大的打击,曹操基础的实力还是远远不如袁绍的。
袁绍和曹操之间的对决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