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云书屋>军事历史>林羽之穿越日常> 第一百七十九章 吏部尚书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七十九章 吏部尚书(1 / 2)

帝王心术,着实厉害,只用了两个人,就慢慢的开始引导朝中文臣清流之风向了。


看来荣景帝在肃清先朝皇子党争遗留下来的后患,稳定帝位之后,眼睛开始转向了庙堂之上,江湖之远。


荣景帝自登基后的表现也愈发成熟干练,执政风格也隐隐成形,自己要顺势而为,方可立于不败之地啊!


“是,老爷,小人谨记,这就去办!”福顺道安后退了出去。


书房内复又恢复安静,陈启正闭着眼睛,对各方形势细细推演。


......


三司查办的进展情况,每日都会书文详报到荣景帝的玉案上。


关于涉案其中的齐妃之兄宋源,三司并未有所隐瞒顾忌,据实上报,呈请圣上裁夺。


另一值得一提的是,太常寺卿袁士功在这多方严查之下,还是露了马脚。


被查证指使手下寺丞周荣华具体操纵此事,所属门生更是结交外任州县的官绅,操办此事,不法牟利银百万之巨,胆大妄为,更是于事后欲将责任推卸给周荣华。


此事更是被三司重点彻查,上奏朝廷,荣景帝亲批:袁士功革职,依律从重处罚,流放三千里,所有家财全部抄没,妻儿有罪责者从严处罚。其朋党相关人等亦下狱查办,量刑裁夺。


对于礼部郎中宋源,荣景帝到底是给了三皇子一分面子,未曾从重处罚,只革了其职,永不录用。但处罚旨意却留中未发。


荣景帝极知道事情缓急,查铜钱事只是查铜钱事,明旨御史言官于此事上上奏弹劾要据实有据,不可只是风闻言事,随意攀咬朝廷诸臣,更不可结成朋党,互相攻讦。


有言而不实者,亦依法论处,绝不姑息。


朝中风气也慢慢由浮燥而沉淀下来,正气之风日稳渐盛。


......


保和殿大学士、吏部尚书杨铭时,康乾三十年进士,深得考官李光前器重,从之受经学,造诣益深。后授直隶(河北)巡道,革除宿弊,政绩斐然。后迁任贵州布政使,又擢升为云南巡抚,成为朝廷封疆大吏。荣景元年任云贵总督,荣景帝亲书“清操夙著”匾额送给杨铭时,以表彰他几十年清正廉洁、躬身勤政的卓著功绩。荣景二年升任吏部尚书,其诚朴端方,一着兼值保和殿大学士,位极人臣。


吏部掌文职官吏之政令,以赞上治万民。凡品秩铨叙之制,考课黜陟之方,封授策赏之典,定籍终制之法,百司以达于部,尚书、侍郎率其属以定议,大事上之,小事则行,以布邦职。当然这是以前的律例,只宣之于书册典籍之上。


实际用人之权,均操之于皇帝,吏部只司签掣之事,并无铨衡之权。特别是荣景帝继位后,重要职官的任免,都是秉承荣景帝的意旨,直接发表。吏部的事务,只限于稽考中级以下官员的资历,根据例察,予以准驳,只是办理任免手续备案而已。


虽是如此,但是皇上哪里能记得住上下这么多官员及考评,对于官员的任命,吏部尚书还是可以给予重要的参考意见的。


请收藏:https://m.yunsh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