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云书屋>军事历史>三国好老师> 312章 从科考到科举制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312章 从科考到科举制(2 / 2)

董明笑着道:“因为,再过些年,大汉朝读书人就多了,全都来洛阳的话,可考不过来。就算咱们能安排考场,也没那么多考官批阅他们的试卷不是?”


“从现在就开始打下底子,到时候就不会手忙脚乱的了。”董明笑着说道:“并且从今年开始,科考就要形成成制,就叫科举制度吧。暂时分为进士和武举两科。进士可为官,武举可为将。不过这是一开始,日后论官,只看功绩,不看出身。进士的话,前三位进士及第,前一百名为进士出身,剩下的同进士出身。武举也是一样,前三位及第,前一百名出身,剩下的同出身。”


“伯照深谋远虑。”董昭笑着说了一句。


董明摇摇头:“这就是个大概的方向,具体怎么做,还要看大兄你来操办了。另外如果可以的话,明年尝试一下加入机巧科。”


“机巧?”董昭脸上出现了狐疑之色。


“机关、机械、发明、创造”董明一字一顿的说出四个词语:“只要在这四个方面有所建树都可以参加,不论出身。甚至识字不识字都不重要,只要能把制作的东西、发明的东西拿过来即可。”


“这有些难。”董昭直接反驳道:“若是放到一起的话,难免会让士子们心生不满。”


董明点点头:“那这样,将机巧科的考试放在每年的六月份,同时通机巧科的考生们,根据排名奖励不同数额的银钱、耕地等。前三名者,给他们一个同进士出身。”


“这样也好。”董昭勉强答应下来又道:“每年六月份,意思是每年都举办吗?”


“是也。”董明笑了笑:“不过也要看报名的人数才行,总人数超过三百人才会开始考试。也就是说,什么时候报名人数到了三百人,那么那一年的六月份就开始考试。若是已经过了六月份,就顺延到下一年。但有一点,如果三年都没有有三百人报名的话,那么第三年也要开考。也就是说,最少也要三年一考,明白了吗?”


“明白了!”董昭应下来。


见董昭对机巧科的设立有些抵触,董明语重心长的问了一遍:“大兄,在你看来机巧科的设立是不是有些过了?”


董昭笑了笑,没有说话,很显然就是默认了。


董明摇了摇头:“机巧科的重要程度,不亚于进士科和武举科。眼下大兄可能还无法理解,但是在下希望大兄能够不要带偏见去做这件事,用心去做。只要五年,你就会发现,机巧科通过的考生,对这个国家贡献的力量不弱于进士科和武举科,甚至于还要比他们两者加在一起还要多。”


“这件事,某会用心去做的。”董昭一脸郑重的点点头。


“大兄,别怪我话多。”董明又说道:“想来大兄也研究过新学对吧?愚弟曾经说过,百姓才是天下财富的创造者。而使用者是谁呢?事实上,不管是进士科还是武举科,都是现有财富的使用者。而机巧科这些人虽然不直接参与财富的生产,但是他们会让百姓生产财富的速度变得更快,生产的财富上限更高。”


“只有这样,进士科和武举科的考生们,才能有更多的发挥空间。”董明的解释有些简单和直白,但他相信,董昭能明白自己的良苦用心。


董昭听完之后,静下新来思索了一番。他的确听懂了董明的意思,只是在他想来,进士科和武举科的考生,也可以让百姓生产更多的财富。只不过这话他不会说出口,就像董明说的那样,最多五年,就可以看出来机巧科的作用了。


到时候若是真如董明所说的那样作用巨大,那他也不算白做这些事情。若是效果惨淡,或者没有任何效果,他也有理由劝董明将这一科给放弃。


“伯照放心吧。”董昭想通了之后,正襟危坐的对董明说道:“机巧科的事情,某家会用心去做的。”


“多谢大兄了。”董明一脸感激的说道:“这样一来,大兄作为实际的执行者,肯定会遭受士林的非议,倒是连累兄长。”


“若想不被人言,那就不要做事了。只要做了事情,就肯定会被人嚼舌根,这一点,某早就明白了,伯照不用如此。”董昭倒是看得很开,一脸轻松的说道。


“兄长高义。”董明很是佩服。


兄弟二人说完了正事,董明笑了笑道:“眼下正事说完了,倒要跟兄长聊一些家事了。”


“哦?”董昭笑道:“不知道伯照想聊什么呢?”


“明年的科考,家里有人参加吗?”董明问道。


“你几个不成器的侄儿,还有你二兄都会参加。”董昭回道。


董明点点头道:“二兄就算了,让几个孩子去我那里吧,在科考之前,都在我那里温习,如何?”


“如此甚好。”董昭笑了笑道:“就算伯照不说,为兄也打算过些日子上面央求呢。”


“不敢让大兄央求,哈哈哈哈。”


</br>


</br>


请收藏:https://m.yunsh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